40名倭寇,进军南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的确太过异想天开,因此即便是徐文长,也承认这是在赌。

    他只是说出了赌法,最终决定赌不赌的并不是他。

    杨长帆与戚继光默然不语,庞取义看过二人后,略显迟疑地说道:“这法子……行不通吧?”

    二人都不急着说话。

    若是寻常的人,寻常的关系,寻常的事,场面上级别最高的戚继光必然会说“杨参议意下如何?”,然后杨长帆再谦虚一下子“还是要戚参将决定。”

    可眼前的事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面对的也不是寻常的人,无论是杨长帆还是戚继光,他们都对自己充满自信,却又对这场赌没那么大信心。

    这后面还藏着更关键的东西——为官之道。

    张经一贯作风正派,打了有史以来对抗倭寇的最大胜仗,却是那样的结局。

    赵文华搅屎半年,弹劾功臣,荣升尚书。

    一心做事,并且做成事的,并不一定有好结果。

    一心为官,并且跟对人的,至少能落个好仕途。

    现今的军帐中,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是为官还是做事,是唯赵文华马首是瞻,还是以除鬼倭为己任。

    赵文华下令追杀鬼倭,却从未说过可以放下浙江直奔南京追杀,伏于南京守株待兔,对其它地方不管不问,这不正是先前张经、周疏、曹邦辅战术的翻版么?

    可见,英雄所见略同,有才之将,对付倭寇的战术如出一辙。只是这战术,偏偏不是赵文华喜欢的战术,这个战术虽然实用,但表面很不好看,会牺牲掉太多的东西,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与面子。

    相反,赵文华的穷追猛打战术在眼下的局面完全无法发挥作用,个体战斗力与机动性的差距造就了“人多了追不上,人少了打不过”的窘境。

    放在现在的杨长帆身上,这个决策无疑更为敏感。

    逼自己出兵,就是在试自己,自己大老远奔南京“拥兵自重”。根本就是找死。

    保家卫国固然重要。但还没有生死重要。若是壮烈牺牲还有的说,问题是眼下的局面更有可能死得不明不白,张经的蒙冤至少点醒了一些人。

    最可悲的人,他的命运最终是皇上决定的,而他从被弹劾到丢掉性命,也许根本就见不到这个人一面,连开口说一个字的机会都没有。

    “戚将军,杨参议……”庞取义见二人许久不言。心下也是打鼓,“你们倒是说说啊……”

    二人对视一番,同时摇头。

    庞取义这才松了口气,原来自己与二位猛人的看法是一致的,看来自己也不软。

    杨长帆唏嘘长叹:“虽然我认为徐先生是对的……”

    戚继光沉声扼腕:“但我们不可能这样做。”

    庞取义整个人都糊涂了。

    杨长帆与戚继光之间,也各自闪出了一丝特有的钦佩。

    张经很强,也许给他五年,在光明的战场上他同样可以荡平倭寇;但戚继光更强,他强在可以在黑暗的战场上生存下去,去实现自己的光明。

    悲哀的人。因停滞的思想,因天子的固步。这一个个强人,只能在这黑暗的迷宫中苦苦挣扎,不断的死去,不断的新生,直至黑暗迷宫毁灭。

    月上枝头,杨长帆终于出了营帐。徐文长还没有走,双手背在身后望着一轮残月。

    杨长帆默默走到他身侧。

    徐文长毫无期待地问道:“商议完了?”

    “商议完了。”

    徐文长转头拍了拍杨长帆:“那走吧,明早还要继续追。”

    “我要告诉你,你的想法,我和戚将军都是认同的,你比我们都要厉害。”

    “谢谢。”徐文长露出了由衷的微笑,“一个厉害的秀才。”

    “还在固执于此么?”杨长帆不禁轻叹,“文长此前的话,我越品越对。”

    “哪一句?”

    “现在所有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夷人与我们的问题,而是我们与我们的问题。能解决我们与我们的问题,其它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徐文长泯然一笑:“这句话其实妙在挑不出错。说不上对,也解不了题,其实毫无意义。”

    “题,可以一步一步解。”

    “可不知要解多久,更不知能不能解或者解完。”

    “这题是永远解不完的,但总比放弃不解要好。”

    “放弃不解,更安全。”

    “那是因为文长看不清倭人的真面目,也没看清我****上国的处境。”杨长帆开始敞开了说,“你能想象有一天倭人舰队会全歼我们的舰队么?你能想象有一天倭人会占据我们大半江山,屠尽南京城么?你能想象有一天八路夷人洗劫顺天府么?你能想象我****上国,有一天成为夷人眼中的夷人么?”

    徐文长哑然,他完全不知道杨长帆在说什么。

    即便是天才,也只能看到眼前的世界,他不知道我们正在迷宫中对撞内斗的时候,迷宫外已是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