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大结局)(1/4)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2024年6月中旬的某一天,已经都是中年人的马伯慵、双学涛、许蕊雅、李万东、兰婷、宋诗语……齐齐聚在张潮BJ的家里。这是一处位于郊区的别墅,环境清幽,装修非常简单,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有字画、有陶器、有木雕、有编织品……
虽然多不是什么名贵的古董,但都品味不俗,颇具特色。
客厅的大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部叫做《长安的荔枝》的电视剧,是马伯慵的小说改编的,小岳岳的表演颇为精彩。
不过大家都无心看剧,把电视开着也只是让气氛不那么沉闷。
楼上传来下楼的脚步声,众人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楼梯口,几息之后,背着一个大包的张潮就出现在眼前。
40岁的张潮已经有些发福,鬓角也添了灰白,不过精神旺盛。
感受到客厅里的气氛,张潮打趣道:“怎么了,一个个哭丧着脸,不是让你们挑吗,这里想要的你们都可以拿走。
怎么,看上同样的东西吵架了?”
众人嘴角勉强扯起一丝笑容,并没有谁真笑出声来。
过了一会儿,马伯慵问道:“你准备去哪里?去多久?”
张潮找了张单人沙发坐了下来,把背包卸在旁边的地上,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开着车瞎转悠呗。
去哪儿,多久,都没有规划。”
兰婷有些难过地道:“怎么这么突然?”
张潮笑道:“可能有点吧……但是这想法我已经酝酿一年了,对我自己来说,并不突然。”
“一年?”双学涛忍不住说出了口:“那就是拿完诺贝尔奖以后就开始准备了?”
张潮闻言连忙道:“什么叫‘拿完诺贝尔奖’,他们颁了,可我没去领啊!硬塞的不算啊!我多冰清玉洁一个人……
再说了,哪有基金会给董事颁奖的道理!我一个中国爷们,要脸,懂吗!”
说着还用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颊。
这话听得众人齐齐翻了白眼,20年过去了,他就这点没变……
前几年张潮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和几家国际资本联合做局,成功做空了诺贝尔奖基金会投资的几支虚拟货币和股票,造成基金会巨亏,差点宣布停止评选了。
张潮趁虚而入,通过一系列操作,让自己控制的一个机构成为了基金会董事局成员。
只不过这事做的很隐蔽,只有最亲近的几个人知道。
拒绝领奖这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国内到国外,从政府到出版社,劝他回心转意的人一波接着一波,但最终没有能改变张潮的决定。
中国不得不在2012年的莫言以后,再次错失诺贝尔文学奖。
但奇怪的是,除了官方,很少真有读者在意这件事——毕竟今天的张潮,在所有人的眼里,已经不需要任何文学奖项来给他增添光彩。
反过来,能让他到场领奖,才是这个文学奖的荣耀。
这就像俄罗斯人永远不会为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失望,张潮现在已经完全是一种象征、一个图腾。
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几乎都印证了他三本短篇小说集——《一种玩笑》《裂缝》《月升日落》——所预言的种种“危机”和“契机”。
这些小说固然在细节上都颇有失真、荒诞之处,但是大势上却基本准确。
当然细节也有极其准确之处——「微博」和「微信」确实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日常,尤其是后者,几乎人手一号,是全世界用户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
只是这时候张潮已经完全淡出了公众的目光,除了一两年发表一部作品并参加一些宣传活动外,基本不在媒体的镜头前出现,与他早年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不时和一些早期的朋友和创业的伙伴聚会,张潮确实不轻易露面了。
不过他的居住地还算稳定,偶尔会出国做些宣传,基本就在燕京、福海、深圳三个地方轮流住。
没想到这次却突然通知他们,自己要“出游”一段时间,并且要将燕京住所里的东西都送给朋友们,房子也准备卖掉。
显然是短期内不会回来了——甚至可能是永远不回来了。
这让朋友们一时间都难以接受,所以气氛有些沉重。
张潮对他们每个人的意义都太特别了,甚至可以说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命运,如今却要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确实难以让人接受。
最沉默的双学涛突然问道:“总得有个理由吧?你做任何决定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张潮闻言,放松地把身体瘫进沙发深处,懒洋洋地道:“你说的很对,我酝酿这个事其实不是一年,而是二十年。”
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兰婷更是不可思议地问道:“二十年?二十年前你不是刚……刚上大学?”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那时候我就这么想了。”
众人仍然是疑惑,张潮并没有告诉他们那个想知道的答案——“为什么呢?”
张潮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于是笑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我是第一次过,我也见见这岁数之后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理工直男李万东脱口而出道:“你这话说的,谁不是第一次过啊?好像你四十岁之前的人生过了两遍似的。
话音落地,觉得自己讲了一个不错笑话的李万东自己呵呵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