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异乡人(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我明白你的顾虑了。”   看着这位来历莫测的秋先生。   姜星火用手中的银币挖了个洞,插在了地面手绘的棋盘上,随后又草草埋了点土在表面。   “这枚银币是税收,棋盘上的格子是天下的无数个乡镇,而税收扎根于此,皇权无可奈何,‘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执行不下去,是也不是?”   “自是如此。”夏原吉点了点头。   姜星火揉了揉蹲了半天有些发麻的膝盖,继续说道。   “那你既然觉得执行不下去,我们不妨来说道说道,什么叫做政策执行?”   这个问题,问的朱高煦和夏原吉愣了下神。   什么叫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就叫政策执行啊!   “我先来说一下我理解的‘政策执行’的定义和内容,以及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你们听听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如果觉得有道理,我们再继续讨论如何让‘士绅一体纳粮’这件事执行下去,怎么样?”   姜星火说的很客气,但两人自然只能先听听再做结论。   说来也新鲜,夏原吉这个在户部打转了这么多年的能臣,如今仔细想想,什么叫做政策执行,他心里跟明镜似地,但要是清清楚楚地想说出口,却又说不出来。   夏原吉讷于言吗?   当然不是。   就是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成体系的东西,就跟中国的工匠技艺一样,会做不会说,没有体系归纳。   姜星火缓缓说道。   “所谓政策执行,指的就是如朝廷和下面布政使司、县衙等等,这种政策的执行者,运用各种包括庙堂、经济、文化上的资源,通过组建对应的组织机构,采取包括了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方式,将‘政策观念’本身的内容,转变为‘现实效果’,使得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当这个完整的定义甩出来的时候,夏原吉方才了然地点点头。   夏原吉也想说的,就是这套意思。   东西谁都懂,谁都会做,但像姜星火这样给定下标准,做出定义,却很难。   千万不要小瞧【下定义】这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觉得:嗨,下个定义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谁不会诌几句呢?   事实上,近代科学体系的重要一块地砖,就是【下定义】。   只有通过严谨的方式,将各科学体系内的分类学科的所有事物,都用【下定义】的方式进行解释,才能成体系成系统地培养各个学科的相应人才。   否则,就会又回到了经验主义式的师徒传承时代。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说只有靠个人领悟才能学习,靠那种“见心明性”式的学习,永远培养不出来近代科学体系所需的人才,以及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崛起所需广大的产业工人。   姜星火继续道:“而政策执行的内容,想来跟定义相比,对实践就会比较有帮助了。”   “政策执行的内容,就是包括了组织准备-人事准备-政策分解-政策实验-政策宣传-政策推广,以及这条流程所需的指挥、沟通、协调等系列活动。”   说罢,姜星火把这几个词逐一写在了地面上。   ①组织准备   “什么是组织准备?”姜星火扭头问大胡子。   朱高煦尝试着答道:“干什么事,都得有对应的组织去做?”   “伱说的很不错。”   姜星火肯定道:“那你们说,收税这件事,需不需要准备一个专门的组织去做?还是说,让现在的去做就好了?”   夏原吉答道:“现在中央有户部统筹收税,十三布政使司,由承宣布政使主管赋税。直接管理赋税的,布政使司下有税课司,府一级有也有税课司、税库司、河泊所只是到了乡一级,就需要里甲来督征粮赋了。”   姜星火循循善诱:“也就是说,其实大明是有一套完整的、现有的课税系统的,只是这套课税系统触及不到乡和乡以下,所以你才会觉得‘士绅一体纳粮’执行不下去,对不对?”   夏原吉隐约感觉,姜师似乎已经有了一套极为完整的思路。   而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猎物循着一路诱饵,最终要掉到陷坑里一样。   但是夏原吉此时当局者迷,哪怕略有警觉,也只能点头称是。   “便是如此,乡和乡以下,朝廷只能靠士绅担任的里甲组织来收税。”   姜星火复又问道:“那要不要建立一套乡以下的收税机构呢?”   “不可能!”   夏原吉几乎是脱口而出。   任何一个对大明基层治理有过一点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大明的基层,士绅与宗族混杂在一起,盘根错节,无从理清。   他们的力量是如此地微小,以至于大明的军队轻易便能把任意一处摧毁。   就好似.拔毛。   可他们的数量,也太过于庞大了。   那么,大明能把自己所有的毛都拔掉吗?   拔掉之后,又该如何抵御寒冷调节体温?   拔毛都如此困难,更别说挨个挤开毛孔去植入另一根新的毛发了。   大明,有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   每个县,都按照地图上的地域,顺时针划分为数十到上百个“都”,“都”并不是行政单位,仅仅是便于标识的地域划分,相当于大明县级地图里的一个个小格子。   而大明所谓的“乡”也不是行政区划,只是民间自发认同形成的地域概念。   一个县,大约会有几个到十几个乡,平均值在六到八,很少有超过二十个乡的特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