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穷理(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孔希路开口道:“洛阳之辩已有公论,穷理尽性知天命实乃一体,你便是生穿硬凿,道理依旧是这个道理。”   “果真如此?”   姜星火笑意吟吟地看着他,似乎就在等他说这句话。   “孔子称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希路闻言,脸色一变,几滴冷汗,从他的脊背上滑落了下来。   聪明如他,当然明白了姜星火这句话的意思。   坏了,真被他找到了!   而且,还不是断章取义,是正正经经的孔子原话。   片刻,姜星火才开口问道:“既然横渠先生说的你不认,那你祖宗说的,可还认?”   “这是什么意思?”   纪纲蹙眉小声问李至刚道。   李至刚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多琢磨了几息,方才回过味来。   “表面意思是孔子说他只看到了颜回的进步,从来没看到颜回的停止但若是结合《有命论》里‘穷理尽性知天命’的解法争议,那就成了圣人的天理和天命,到底是学而知者,还是生而知者?”   如果以后世人的视角来看,这算个什么问题?   直接回答,这世界上就没有圣人,孔夫子也是学习来的,不就完事了?   但把这个问题放在明初,放在理学,放在诏狱里的此时此刻来看,这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颜回是不是圣人?   是,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谁敢说他不是圣人?   那么二程的解题法,就被姜星火找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也就是说,如果穷理尽性知天命是一体的,那么为什么圣人颜回,按理说已经应该知天命,已经尽性的圣人,在孔子嘴里,还在进步,还没有停止?   没有停止,就意味着没有到“穷理”的极限。   而圣人,在如今的定义里,一定是通晓天命,已经是尽全人性的。   这就出现了巨大的、不可解释的矛盾。   穷理≠尽性=知天命   ——二程的解题法,被姜星火证伪了!   这也是程朱理学缝合过多的弊端之一,缝合的东西终究是缝合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遇到《论语》明确的、不可和稀泥的原句的时候,就解释不通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心知肚明。   孔子不是圣人颜回不是圣人,世界上没有圣人,没有生而知之者,道理不可能穷尽,人性不可能尽全,天命不可能知晓。   孔希路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同时“穷理、尽性、知天命”,三个项目同时达到100%状态的圣人吗?   未必不知道只是不愿意,也不能承认而已。   因为孔希路要是这么回答,那他就彻底输了,不仅仅是输了辩经,而是输了他所拥有的一切.身份、地位、名望、荣耀。   孔希路他的身份,是圣人之后,这是他一辈子抹不掉也不可能抹的标签,是他的立身之本,可如果圣人从理论上不存在,他是个什么东西?   孔希路学的,是程朱理学,如果他这么回答,那么就在亲口承认程朱理学里面地基级别的《有命论》,是错的。   《有命论》如果错了,会引发什么后果?   为了“穷理”而进行的“格物致知”,也就是《格物论》,也从根子上错了。   《格物论》错了,那么程朱理学的《理气论》,以及重要的“理一分殊”定律,也一并要被动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莫过于此。   眼见着整座理学大厦都有动摇的风险,汗水从孔希路的额头大滴大滴的滑下,模糊了他的眼睛,迷蒙了他的心神,让他的呼吸都沉重起来。   “怎么,哑巴了?”   姜星火挑了挑眉,笑吟吟道:“莫不是你觉得颜回不是圣人?那么你告诉我,谁是圣人?圣人又是什么呢?”   孔希路一个圣人之后,当然没有把颜回开除圣籍的能力。   虽然将颜回开除圣籍就可以从根本上堵上这个窟窿。   但这件事,普天之下只有朱棣能做到。   可是朱棣要是真动手,那就不只是从圣籍上开除一个颜回的问题了。   黄信和李至刚都饶有兴致地看着孔希路怎么反驳。   反正这个问题他们不会解,但这不妨碍他们看孔希路的热闹。   事实上,在他们看来,被姜星火逼到这份上,孔希路怕是要走投无路了。   若是姜星火这招绝杀,真的赢了孔希路投子认负,那传扬出去,怕是马上就要天下哗然!   而且,孔希路要是想不出来办法,事情就真的大条了。   姜星火本来就用“矛盾解太极”、“知行夹持,循环无端,以致良知”连着撬开了《工夫论》和《理气论》这两块砖的一部分,眼下要是把《有命论》也给挖塌了,那程朱理学这座构建了数百年的大厦,就真的有了崩坍的危险。   这也就意味着,姜星火的新学,就要在理学的废墟中建立起来了。   孔希路是名满天下的理学宗师,这时候输了,那理学就真的出现一个红色的【危】了。   孔希路的大脑高速运转着,他很清楚,姜星火找了这么久,只找到了这一处破绽。   如果这次没能成功,姜星火将很难再找到第二处破绽,毕竟理学建立了数百年,该打的补丁基本都打了,即便还有漏洞,像这种直接能造成致命伤害的也绝对是极微概率事件。   但这次不同于以往的辩经。   因为孔希路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了整个理学!   而眼下朝廷的一部分权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