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震动(3/4)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卫上前几步,手中的手弩和手铳指向张信。 纪纲叹了口气:“隆平侯,你这是逼我动手啊!” “哼!” 陈瑛也冷笑道:“隆平侯你想要造反吗?” “哎,别动刀动枪的。” 李景隆这时候反而笑道:“来,本国公亲自送隆平侯上路。” 说罢,走上前去按住张信的手,又附耳说了什么。 “我娘真是这么说的?” “老夫人亲口交代,不信回南京一问便知。” 张信一声长叹,这才“哐当”一声弃了刀。 虽然张信这人脑子不多,性格是标准的小人得势后的飞扬跋扈,可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妈妈的话。 —————— 隆平侯张信被解除了漕运总督的职位,押解进南京诏狱受审,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很快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姜星火也不再忍耐,去年两淮盐使司盐税贪墨案没做到的事情,这次一并就做了。 不仅漕运系统被大整顿,而且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全部去职,原布政使平调到湖广当布政使,从内阁出来的黄淮则转了一圈调回南京,姜星火则把自己考察过后信任的优秀官员,安插了几个到黄淮布政使司的中高层。 最关键的是,正在路上的朱棣,批准了姜星火的举荐,跟姜星火有过合作的平江伯陈瑄,被从北面调了回来,担任新的漕运总督。 这样姜星火对地方的影响力,就从江浙扩大到了黄淮中原。 除了这些庙堂上的事情以外,隆平侯张信的倒台,同样意味着清田工作在高层上,再也没有了任何公开的阻力。 勋贵们该退的田都退了,而文官们即便有些人在老家的田产利益受到了影响,眼见着备受恩宠的张信都倒台了,原本叫的欢的,这时候也是一声不敢吭。 张信这种侯爵加漕运总督,不仅是宠臣勋贵,还是地方实力派,因为阻挠清田,都被姜星火毫不留情地除掉了,还有谁敢当出头鸟?或者说,还有谁觉得自己比张信还有实力,还更得圣眷? 张信的倒台,给予了所有反对清田的人充分的震慑。 这些保守派的文官,开始重新审视起了姜星火的力量。 哪怕是隆平侯张信,因为阻挠了姜星火的变法,都说丢官就丢官了,这种像是随手拍死苍蝇一样拍死一个顶级国朝大员的能力,实在是让很多人不寒而栗。 经此一事,姜星火的威信无形之中大涨,这肯定要充分归功于张信这只被当做“杀鸡儆猴”里的“鸡”。 既然高层的阻力都没了,那中下层更不是问题。 对于江南四府的胥吏,姜星火一手提着血淋漓的屠刀,另一手则给予了足够的利益。 胥吏们既畏惧砍脑袋的下场,不敢不认真公正地清田,又觊觎士绅地主们的家产和从吏变成官的前途,所以同样掀起了一股检举之风。 姜星火说话是算数的,只要这些胥吏检举士绅地主的“投靠”问题属实,那么在送士绅地主全家充军流放的同时,士绅的土地和钱帛也会分给检举的胥吏一部分,至于剩下的,则在退还给农人后,全部归公。 苏州府的胥吏们在确认不仅有土地钱帛可以瓜分,而且还能进大明行政学校,以后能当官之后,马上就从一开始的犹犹豫豫,化身成了嗅到鲜血的狼群,对于士绅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利益施舍者,开始了疯狂的撕咬。 大量的士绅被检举,很多胥吏从中获得了原本努力半辈子也获得不了的利益。 而随着苏州府士绅们破家荡产,消息像是龙卷风一样,传到了周围的府县,士绅们见到姜星火玩真的,见到这些原本跟他们亲密无间地站在一起的胥吏差役,开始背叛他们,开始向他们的后腰捅匕首,都再也坐不住了。 被检举,那是要全家的命。 自己主动自首,那只需要把“投靠”的田还给农人,损失的只是利益。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因此,士绅地主纷纷向官府自首自己的不法行为,一时之间成为了风潮。 而且一个个生怕自己交代的不够彻底,生怕自己还有遗漏,甚至还有多退田产的,只求自己不被盯上。 姜星火的外号,也顺理成章地多了一个,变成了“姜阎王”。 那些无处不在的税卒,自然就成了“姜阎王”手下的“小鬼”。 被士绅们恨得咬牙切齿,姜星火并不在乎。 倒是很多府县的胥吏,发现士绅们都自己主动交代了,自己手里的哪些“秘密”换不来利益了,反而纷纷咒天骂娘,怨恨起了士绅们。 苏州府长洲县乡下。 姜星火特意来到了姚广孝的老家,他的姐姐和侄子还在家里。 姜星火拉着老和尚的姐姐正在土屋的屋檐下聊天。 “朝廷肯定是讲道理的嘛,只要我们清丈田亩完成,以后就没有这么多事了,农人交多少田税,中间不会被反过来要求补缴,也不会有现在这些杂税,能把农人的负担降到最低。” 听了这话,姚老太顿时松了口气。 她咧开豁牙的嘴巴,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姚老太今年七十多了,看着比老和尚要苍老得多,一辈子都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里生活,没怎么离开过故乡,因此看待问题的方式,跟姚广孝肯定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一样的。 正如姚广孝从杭州寄信过来,要姜星火替他看望一下乡下的老姐姐一样,这位老姐姐,虽然压根不让姚广孝进门,把他打骂了出去,甚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