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赤壁》角色,收不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男角色方面。
  沈三通设定的诸葛亮和周瑜是双强格局。
  周瑜智勇双全,意气风发,不采用演义里的,而是采用历史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那个周瑜。
  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主要指挥官,他的智谋和战略眼光在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不是吴宇森版本里的皮笑肉不笑,舍身为赵云挡箭而弃孙策的大业于不顾的二百五。
  诸葛亮的人设。
  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城府颇深,沉着冷静大局在握是常态。
  也不是吴宇森版本,鞍前马后的狗头军师。
  只是周瑜的强,在于个体。
  诸葛亮的强,在于集体。
  沈三通会赋予武侯透视历史的智慧。
  在赤壁之战还未开始,就可以判定孙权、周瑜的态度,并加以利用。
  在赤壁之战结束,他能看到,三国格局已经定下。
  不仅如此,更是分析出具体细节。
  窥见东吴胜利下的危机。
  随着周瑜的大胜,威望日隆,导致东吴团体,内部无法凝聚。
  同时,东吴的实力,会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将是他们团队,发展的战略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沈三通赋予了历史现实意义。
  正如他所有的电影一样,故事的叙事,总是简单的。
  但是内在是可以给观众挖掘的。
  蜀汉是个历史中的理想主义群体,最终没有胜利。
  但一千七百年后,有一个群体成功了,胜利了。
  曹魏除了对应常凯申集团,还对应美国。
  沈三通偏爱武侯,他承认如此,但也没有削弱周瑜。
  只有强强对决,才会好看。
  只是强的有区分,一个是个体的强,一个是集体。
  周瑜眼中是赤壁。
  武侯则看到了赤壁之外,看到了天下。
  诸葛亮和周瑜属于小生角色,是最高光的角色。
  沈三通的《赤壁》,也是唯一会给大陆男演员做主角机会的大片。
  角色争夺极为激烈。
  各种小手段层出不穷。
  沈三通信箱接到大量举报,为此处理了许多幕后人员。
  经过筛选,最终给周杰、黄晓明、邓超、聂远等人发了诸葛亮试镜邀请。
  他要求诸葛亮试镜演员,必须三十岁以下。
  武侯在赤壁之战时27岁,考虑到古人的生活水平保养方式,这个年龄和三十岁以上演员一样能演。
  但沈三通还是严格把握演员年龄。
  选定了周杰。
  因为他演技最好,爆发力最强。
  他的设定中诸葛亮不用太帅,但是一定要有演技,要能通过演技控场。
  黄晓明差了一点,邓超、聂远就差更多。
  沈三通给陆毅、富大龙、段奕宏、陈坤等人发了周瑜的试镜邀约。
  赤壁之战时的周瑜33岁,周瑜演员角色要求三十岁及以上。
  周瑜沈三通要求帅,最后选择了陆毅。
  富大龙不够帅,放在小生群体里可以说丑。
  段奕宏和陈坤都可以,但是他们演技有点强。
  周瑜这个角色,按照正史上,赤壁之战是绝对的高光。
  沈三通的设定又是个体风采,角色光芒太强。
  演技过于突出的,诸葛亮就会偏弱,影响双强格局。
  陆毅最好。
  演技一般,就是好看,漂亮花瓶。
  名气也大,第一代小生。
  陆毅的周瑜:个体强,意气风发,历史高光,但演技差,只是帅。
  周杰的诸葛亮:群体强(个体弱),智慧突出(侧面高光,没有历史正面高光),但演技好,爆发力强。
  说白了赤壁之战的周瑜,历史高光,高过赤壁之战时的武侯。
  但演员,周杰演技盖过陆毅。
  整体上才有较量空间,才有戏剧冲突。
  陈道明饰演曹操。
  沈三通的曹操,他的私货埋在故事里,属于深层次。
  浅层次人设,当世豪杰,从追击董卓,到杀张邈,到战官渡战张绣,一步步吃亏成长起来,
  雄心壮志、野心勃勃的人物。
  按照常理来说,赤壁之战将会是他实现一统,登顶皇帝之位的高光时刻,所以有了皇帝的威严和排场。
  不是吴宇森版本的黑帮老大,更不是为了小乔开启统一之战的鲁莽好色形象。
  当年曹操已经为好色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失去了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失去了大将典韦,打下的大好河山岌岌可危。
  一个权势人物可以犯错,但不可能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而且曹操好色犯的错,是胜利后的大意,不是为了某个美女去打仗,美女只是胜利后的附属品。
  冯远征饰演刘备。
  冯远征44岁,刘备赤壁之战时46岁,年龄合适。
  安嘉和的荧幕形象,经过《生快》之后,已经洗去。
  冯远征的演技,够强,沈三通要考虑给周杰配戏。
  周杰这个人,沈三通接触之后,发现性格很直,比较好打交道。
  同样的,演戏的时候,也不会让。
  安排一个可以压住他戏的主公,就很重要。
  别弄得历史上诸葛亮,很尊重刘备,周杰演起来,把主公盖过去了,那就不好看了。
  沈三通设计的刘备,是个归来半生依然怀有理想之人。
  也是戎马一生相貌英俊,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