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都是张潮惹的祸(月底求票!)(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里卖吃的喝的,贵了、便宜了都不合适。要是有人吃了以后拉肚子,就更麻烦了。现在年轻人都用那个网络,有点不高兴就往网上发……”
张潮自然认可父亲的做法,也知道母亲并不是真想赚这个钱,而是闲不下来的个性让她总想找点事情做。
现在父亲还在学校上课,母亲去年就退休了,在家里闲得难受。
张潮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我在长福给你注册个小公司,专门代理批发我的作品周边吧?范围就在咱们县。”
母亲听完,连连点头,脸上乐开了花。
长福离省城太近,大家进货直接去省城就好了,在长福多设一个代理纯属脱裤子放屁。但是为了哄老妈开心,该脱也得脱。
三人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把登云路逛完了,心满意足地回家休息。
第二天,张潮回到长福县的消息,就传到了许多有心人的耳朵里,他们家的门槛果然差点被踏破了。
第一个来的是县文体局的一个年轻的副局长,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来县里挂职锻炼。他代表长福县的文化界,邀请张潮参加今年的县文联、作协的年终茶话会。
第二个来的是长福三中的新校长,邀请他给三中的同学开一场讲座。老校长吴兴雨已经高升成教育局副局长了,听说未来还会更上层楼。
当然,新校长也不是陌生人,就是原来的办公室周主任。张潮看到他就想起来在小会议室里那一次次与各路编辑的亲切会晤……
第三个来的是也是熟人——福海作协的小孙,孙振海。作为福海作协里少有的和张潮接触较多的成员,他理所应当地代表福海作协邀请张潮参加年终茶话会。
虽然那三天的经历对他打击甚重,但是也让他明确了发展方向——如今,孙振海已经是福海有名的“张潮文学思想研究专家”,2年来发表了不下20篇解读张潮作品的文章。
第四个来的是福海企业家联合会的代表,希望张潮给福海的企业家们开一场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媒体公关的讲座,并且诚意十足地带来了5万元的预付讲课费。
第五个……
第六个……
不到一天时间,张潮就收到了10多个正式的活动邀请,其他诸如饭局、剪彩、合影、采访……根本统计不过来。
作为福海文化界近20年来声名最隆的文化明星,几乎所有和他攀得上关系的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邀请他干点啥的愿望。
如果张潮都答应下来,那他到过年也别干别的事了,还得把人劈成四瓣才够用。所以张潮拒绝了几乎所有的邀请——
唯独答应了给三中的学生们开讲座。
历经了2个多月近乎于自我放逐的隐居生活,张潮不仅获得了身心层面的彻底松弛,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一部分的价值观。
不过让张潮不满意的是周主……校长和他商量的讲座主题——「写作改变人生·青春自当奋发」。
根据周校长的介绍,自从张潮的名气越来越大,长福三中的校园文化也为之一变。之前三中还算文理平衡,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因为崇拜张潮和受学校引导的缘故,读文科班的越来越多。
去年三中挂了一块「小作家摇篮学校」的牌子,组织了一大批学生经过专门辅导,集体“冲击”第八届“新理念作文大赛”——只不过一个入围复赛的都没有。
周校长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潮似乎记起来了,马伯慵去年在审稿的时候,吐槽过有一批来自福海的稿件,每篇都像张潮的模范秀,不是在被校园霸凌,就是无所事事的县城青年历险记……毫无个性可言。
张潮当时很忙,随口说了一句:“这种太露骨的模仿秀就全毙了!”所以,三中的稿子全军覆没是因为自己?
不过张潮毫无愧疚之情,听完周校长的介绍,更觉得自己的决定很英明——显然,有了一个贴的这么近的榜样以后,整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开始借势搞政绩工程了。
周校长离开前,殷切地对张潮说道:“你的讲座一定能启发同学们在文学道路上攀登高峰。我们希望三中还能出现像你一样优秀的学生作家!”
送走周校长,又应付后面几波来家里拜访的客人,张潮就找了个间隙躲出去了,找了间位置偏僻、生意冷清的奶茶店清静一下——他得好好想想给三中学子的讲座该说些什么。
学校目前的路显然已经走偏了!
当年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都说过这么一句话:“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后来燕大中文系系主任杨晦、复大中文系主任朱东润都说过类似的话。
且不论这句话说的是不是偏激了,至少也说明培养作家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所县城的普通中学该考虑的事。
这么下去,三中的学生其实是很危险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企望复制张潮的奇迹!
这和看到别人买彩票中了头奖,自己就倾家荡产也去买有什么区别?
自己要是按照周校长给的主题上台大讲一通自己怎么写小说、怎么得奖、拿了多少版税……那不是火上浇油,然后把学弟学妹们往里面推吗?
想到这里,张潮再也坐不住了,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拨通了一个号码……
没多久,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