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你在教我们做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开始眼观鼻、鼻观心。毕竟这里还有十几个人,不是他一个人的舞台。
  不过他的发挥已经足够让人侧目了,毕竟在座的其他人都属于“前辈”,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个人财富,都是张潮无可比拟的。
  但是张潮也有着其他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优势——年轻,和舆论影响力。
  人家都说“莫欺少年穷”,何况这个少年还不穷呢?
  不说别的,单单是「微博网」和「微信」两个平台,听说无论是收购还是入股,开价都开到天上去了……
  所以张潮讲完,大家都很捧场地开始鼓掌,还连连点头,
  小撒也连忙结束了热场,开始讨论互联网话题,主题是:
  「互联网,让世界更美好!」
  谈什么文学、人性,众大佬可能不如张潮,但说到互联网大家可都不困了,各个从自己的角度开始阐述:
  “我们的B2B平台已连接全球4000万企业,让浙江的服装厂与纽约的零售商直接对话,非洲的咖啡农跳过中间商直面欧洲消费者。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贸易的‘信息孤岛’,让‘小企业’成为‘大世界’的主角。
  未来十年,我们将推动跨境支付和物流的数字化革命,让数据像水一样自由流动。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各国政府必须开放数据壁垒!”
  ——来自某位长得像外星人的互联网购物领袖。
  “我们的社交软件今年同时在线用户数今年突破4000万,但数字背后是‘连接’的力量。
  一个四川孩子通过QQ空间认识了XJ的笔友,一位农民工用QQ视频看到留守老家的孩子……社交平台让交流跨越了地理上的鸿沟。
  当然,我们必须警惕网络暴力和隐私泄露,我们的责任,是在开放中守护底线,让技术温暖人心。”
  ——来自一位眼睛很亮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领袖。
  “每天有1亿次搜索请求在我们的网站发生,但真正的挑战不是处理‘多少问题’,而是理解‘什么问题值得被回答’。
  我们刚推出‘癌症患者吧’互助社区,用算法把散落的生命故事串联起来。技术是中立的,但工程师必须有温度。”
  ——来自一位长相很儒雅随和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领袖。
  “免费杀毒软件让我们被同行骂作‘叛徒’,但用户用脚投票,我们半年装机量突破1亿。
  安全不是奢侈品,而是水电煤。今天90%的木马通过网页传播,光靠各个互联网公司自己防防不住,但我们是专业的。
  我呼吁所有互联网公司必须将1%的利润投入安全建设,最好成立一个网络安全联盟,我们公司可以贡献技术力量!”
  ——来自一位爱穿红衣服的互联网漏洞利用专家。
  “如果技术只停留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如果网游公司只会赚青少年的零花钱,互联网就没有资格谈‘美好’。
  我认为互联网企业在赚到了钱以后,要积极反哺传统行业,尤其是民生行业!
  未来我们会把公司10%的利润投入到传统行业,并且使用互联网经验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他们的效益和产能。”
  ——来自一位线下养殖业领袖。
  “门户网站曾是信息的灯塔,但现在每个人都是灯塔——但灯塔总要有光源吧?
  奥运期间我们官网访问量突破了5亿次!这不是偶然——我们架设了全球首个支持千万级并发的直播系统,连NBC都来买我们的技术方案!”
  ——来自某位物理老师。
  ……
  一时间台上观点与激情起飞,口水共争议一色。
  而台下的观众也不全是看热闹的,至少坐在前排的那些基本和台上都是同行,只不过规模和影响力小很多。
  比如东方兴就是其中一个。
  他坐在第二排边上的位置,这个角落格外黑暗,谁也不会注意到他眼神里的落寞。
  尤其是在看到此刻在台上显得格外沉默的张潮时,更是复杂难明。
  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后的时间里,他曾不止一次幻想过当初如果能把张潮留在「博客中华」,今天台上的单人沙发会不会多自己一张?
  可是一切都没有如果。
  如今别说他的「博客中华」了,就连行业老大「新浪博客」都陷入了停滞的沼泽当中。
  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越来越希望去「微博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而不是在那个「博客网站」上看又臭又长的文章。
  张潮在「博客中华」的更新,永远停在了2005年底。
  东方兴不止一次想要找张潮或者黄杰夫“谈谈合作”,但是碍于自尊心,始终开不了这个口。
  结果越拖希望越渺茫……最终让「博客中华」从市场的弄潮儿变成弃子,前后也不过三四年时间。
  “现在要想见黄杰夫,排队就要半个月吧……”
  就在东方兴胡思乱想的时候,台上的众人的发言已经接近尾声。
  小撒从刚刚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了,重新有了他那标志性的笑容,将话题抛给了张潮:“要说最近最火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张潮老师的三篇小说。
  这三篇小说我都看过,里面也设想了很多互联网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但好像不是那么‘美好’……
  是不是因为你是文学家的缘故,对人性会悲观一些?互联网究竟能不能让生活更美好呢?”
  张潮拿起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