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三个演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xyj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接着,第二个电话,他打到了王硯辉那。
  “王老师,过年好。”
  “哈哈哈~”
  同样是一声爽朗笑声。
  而许鑫和他的沟通,就简单多了。
  早在拍《烈日灼心》的时候,许鑫就跟他提过《暴裂无声》的事情。
  而现在听到许鑫的邀请,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好嘎,我演村长?”
  “对,村长。乍一看是反派,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复杂的好人。”
  “好嘎。剧本发来,诶那个是不是要学习陕北话?”
  “对,要有点口音。”
  “好哇。”
  “哈哈~”
  听到这一声不算地道的方言,许鑫心里就有谱了。
  而之所以会选他当村长,完全是因为那部《光荣的愤怒》里面,他饰演的熊老三让许鑫印象异常深刻。
  从一个导演的角度,和一个观众的角度而言。
  王硯辉其实都很像“坏人”。
  哪怕他什么都不干,可就是往那一站,你都不会觉得他好。
  但许鑫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看着坏,但是好。
  可好的还很别扭。
  而最后一个人……他给了一个……别人听起来会极为陌生的名字。
  胡小光。
  看到这个名字,100个人里得有百分之99没听说过他。
  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演员。
  65年生人,正儿八经的北影科班毕业。
  还演过老头那部《红高粱》,开头抬轿那一段的轿夫就是他,他第一个,姜纹第二个、《剑雨》的嵩阳派大师兄也是他,去年黄勃演的那部《杀生》等等。
  外形粗犷,彪悍。
  但演技却很精湛。
  甚至还是许鑫的“同事”……
  人家91年就在北影任教了。
  但如果跟别人提起这个,可能好多人还是不知道他是谁。
  而要说起来他最最被观众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则是那部搞笑的抗日战争片《举起手来》。
  没错,就是郭·杰森斯坦森·达演的那部喜剧片。
  而他饰演的就是里面那个骑猪冲锋被爆蛋的大反派渡边太君。
  许鑫想邀请他出演的,是李水泉。
  和《烈日灼心》的群像戏不同,《暴裂无声》更像是杨蜜的独角戏。
  所以,他需要把每个角色的脸,都能让观众产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为此,他心中各个主要角色的人选,已经在心里打磨了许多年。
  李水泉的饰演者,一个看起来就不像啥好人的闲汉,让胡小光来演,观众会有一种非常理所当然的先天印象。
  粗犷,满脸横肉,长的就不像什么好人。并且,刚好和妻子有年龄差距。
  完美的符合了一个村内闲汉,游手好闲,又混不吝的形象。
  先用脸,把印象留下。
  再通过行为,剧情,一点点的塑造人物。
  最后,让一部哪怕是独角戏的电影里面,每一个形象都鲜活的活在观众的心里。
  这是许鑫的第一目标。
  他已经或多或少的玩够了镜头语言。
  这一次,他想专注于人物的雕琢。
  陕北美么?
  当然美。
  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家。
  但……三四月份的陕北,真的谈不上什么美感。
  枯草,黄土,以及春天那似乎怎么吹都吹不尽的风,以及不知道那个犄角旮旯山窝窝里藏着的一点雪……
  实话实说,《暴裂无声》这片子挺赶的。
  也不能说赶,而是他唯一想要追求的一幕景色,必须要在春天完成。
  那就是那漫山遍野的黄土之中,顽强生长出来的一抹点缀黄土高原的绿痕。
  那些小草的质感,他从小长在那,直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蓬勃生命力,会带给人们一种怎样的希望。
  那一幕,是他唯一追求的镜头美学。
  其他的,这部戏里依旧会用,但不再会向《烈日灼心》那般雕琢了。
  毕竟……每一部戏,总要有些变化才行。
  而胡小光接通了电话后,声音显得很诧异:
  “喂,您好,哪位?”
  “您好,胡老师,我是许鑫。”
  “……啊?”
  胡晓光显然有些懵:
  “许导?”
  “别别别,您喊我小许就行。”
  于情,人家是前辈,是学长。
  于理,他现在是助教,可人家是正职教师,无论地位如何,许鑫都得客气客气。
  胡小光那边沉默了一下后,说道:
  “还是喊许导吧,这样自然一些。”
  “那也行,胡老师。这会儿没打扰您吧?是于老师把您的电话给我的。”
  “不打扰。我这正打算去上课,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虽然外表粗犷,但实际上私底下他说话颇有些慢条斯理的意思,可能也是当老师时养成的习惯。
  许鑫一愣。
  啊?
  学校开学了?
  哦对,都3月一号了,大学部那边肯定开学了。
  没来由生出一种哭笑不得既视感,以及那么一丢丢羞愧的许鑫这才想起来。
  他这学期的助教课还没排呢。
  接着他看了一眼时间。
  快9点了。
  第二节课就要开始了。
  想了想,他说道:
  “那这样,胡老师,您先去上课,等您上完这节课,我去找您,怎么样?我这里有个角色,想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